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顏寧)湘潭市是典型的中小城市,全市主路網長500.9公里,城市主干道123.85公里,燈控路口292個,機動車保有量71.4萬輛,且呈持續上升狀態。交通總體呈現城區路網密度低、過江交通不足、立體交通缺乏、路網有缺陷、斷頭路多、單行和禁左少、平峰以非飽和交通為主,但高峰及特殊節點飽和及過飽和且交通連鎖反應大等幾大特征,加上湘潭城區信號燈平均密度較高,因此,對交通信號控制的依賴非常大。
為了讓城市道路更通暢,市民出行更便捷、安全,交警執法更規范,從2017年開始,湘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借智慧城市建設之機,全力打造集路面感知、信號控制、數字管理和智能調度為一體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實現了“兩降一升”的目標,擁堵指數整體下降19%,成為全省最不堵的城市,智慧交通相關建設、應用經驗被業內廣泛推薦。
“信號燈秒級全感應控制”提升通行速率
如今,湘潭市城區292個信號燈路口實現1:1配備標配電子警察,依靠智慧交通管理系統中的核心模塊——秒級感應信號控制系統,實現了全市所有路口信號燈完全按照當前各相位實時流量全自動調節信號配時,基本消除綠燈放空現象。城區全部取消了倒計時,并將紅燈最后三秒轉換為紅閃作為湘潭標準,提示駕駛員即將起步,綠燈起步效率提升明顯。
秒級感應信號控制系統全面應用之后,效果明顯。各個路口始終自動保持”通行效率最大化”,并有效降低了路口事故的發生幾率,同時平峰、高峰信號配時自動無縫切換、無極調節,讓突發車流變化的應對更從容。在夜間,也不需使用相位階段減少方式,兼顧效率、安全。有效破解了多個城市擁堵難點。
“全自動流量感應信號控制”解決路口鎖死難題
智能信控系統優化了交通環境,實現了道路資源、財政投入以及警力資源等多個方面無增長改善。
應用到解決環島路口難題上,湘潭交警首創環島路口秒級全自動流量感應二次信號控制,依托全自動感應控制系統探測進入環島的流量,讓環島車流量在極限流量以下時,自動開啟信號燈黃閃,讓環島通行效率最大化。當探測到進入環島流量即將被突破極限時,自動開啟信號燈,根據各個方向的實時流量自動調節,避免環島鎖死,待流量下降至安全流量以后,信號燈自動切換回黃閃。自該系統應用以來,環島內交通事故數量下降了70%,并且再無鎖死現象,獲得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交通管理專家的高度認可。
該方案同樣可以應用到合流路口,三大橋河東合流路口使用全自動感應控制系統時刻探測車流,當車流即將超過前方橋面兩車道承載極限時,信號燈自動開啟,每次控制兩車道放行,確保流量不超過橋面承載極限,避免合流路口堵死。待車流下降后自動恢復黃閃狀態,最大程度發揮自由合流高效率通行的特點。
“城區控制策略”確保核心擁堵區車流平衡
平峰高峰整體策略控制。平峰期時,信號燈根據流量每時每刻自動調節配時,讓高綠信比自動分配給流量大的車流方向,實現所有路口、方向“停車次數不大于1”,有效降低擁堵指數,高綠信比自動傾向于大車流,實現了類似于全自適應控制的效果。
高峰期,圍繞城區幾個核心擁堵點實施“緩進快出、量出為入”的策略控制,進入高峰期前,開始逐步地從內向外對所有駛向核心擁堵區的車流進行限流,在整個高峰期內對進入核心擁堵區的車流進行總量控制,達到“出入平衡”,有效改善了擁堵狀況,大大降低了擁堵區域的事故數量。
“主向車流優先自動感應控制”解決綠波通行槽點
主向車流優先自動感應控制。湘潭交警在部分主向通行特征明顯的道路上,將感應控制70%以上的通行時間配置給主向,使這些道路的主方向車流可以大概率實現一路綠燈通行,即使遇到紅燈,等待的時間也非常短,達到類似綠波帶的通行效果,而且相對傳統綠波帶具有四大優勢。
智慧交管系統依托道安監管云,通過大數據分析,獲取有效情報,服務路面現場執法,查緝重點車輛,在多警種聯合實戰中精準制導,大幅度提高了通行效率、勤務效能、守法效果和安全效益。信號燈“活”了起來,城市道路也就“智慧”了起來,湘潭交警聚焦路口信號控制,以科技為載體提升道路交通運行效率,將湘潭打造成不堵車的城市,為偉人故里的平安穩定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交通保障!
責編:劉璐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